《岭南师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外专家齐聚我校探讨海洋潜水创新发展

摘要:中外专家齐聚我校探讨海洋潜水创新发展   中外专家学者参观我校潜水展览馆。黄浩燃 摄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张晴 陈琦)11月23日,由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筹委会、亚洲潜水联合会、岭南师范学院、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主办的 “海洋潜水创新发展”国际论坛顺利举行,来自法国、加拿大和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百余人齐聚我校,共同“论道”海洋潜水创新发展。   湛江市副市长崔青指出,近年来湛江海洋文化、水上运动、休闲体育等领域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创新发展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本届论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国际化特征,为湛江正在致力打造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新鲜的活力。   我校副校长苏古发认为,学校对潜水本科办学有充足自信心和使命感,今后会在产学研培方面步入更系统、更精深的层面,建设一个主体多元、机制畅顺的水上运动发展同盟。邵乐喜副校长表示,论坛有效推动了潜水运动及其服务领域研究拓展和高水平潜水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亚洲潜水联合会主席石波希望,立足协同创新和学科融合,构建和打造一个潜水学术共同体。   法国的CAP潜水学校两年前就和亚洲潜水学院签署了全方位合作框架协议。该校校长劳伦特·博耶尔先生充分肯定了亚洲潜水学院的办学成果,与大家分享了潜水活动的安全保障,强调要把潜水活动的安全实践引入教学当中。   中国的“潜水制造”如何走向世界?北京龙腾潜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提出了“中体西用”的理念,他认为,中国的“潜水制造”要携手国际品牌,实现合作共赢,促进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增加国际竞争力以及行业话语权。   法国雷恩大学的安妮·霍友梅教授介绍了法国布列塔尼 “沿海遗产”项目BiZEUX考古遗址的重建,他认为水下考古重建工程要着重探讨突出海洋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大众接受这些宝贵的财富。国家海洋污染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荔表示,要利用潜水技术进行水下数据收集和科学调查做海洋科研的“侦察员”,挖掘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来自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尼尔.W.波洛克认为,潜水是一种高水平体能的运动,潜水员需要更多体能储备才能从容处理水下各种突发事件。“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郑伟涛从流动力学的视角为潜水运动员的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论坛为期2天,设有主题报告和专设分会场,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以专业视角就共同关注的体育特色小镇、滨海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休闲潜水市场、中国自由潜水发展等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休闲潜水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模式、本科潜水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与会人员参观海洋博览会主展馆和我校潜水展览馆,赴亚洲潜水学院开放性水域教学基地进行考察,为亚洲潜水学院潜水本科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百位诗人共聚岭师探索新诗新百年

摘要:百位诗人共聚岭师探索新诗新百年   本报讯 (记者 赵春艳 学生记者 杨斯惠)11月27日,第十八届(遂溪)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的诗歌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位诗人、诗评家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在新诗的第二个百年里,如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我校副校长兰艳泽教授向诗人们简要介绍了岭南师范学院的情况,表示为岭师能举办这次研讨会议感到骄傲自豪,希望各位诗人拿出诗心感受湛江的美、感受岭师的美。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执行副主席、著名作家洪三泰表示,海内外诗人齐聚湛江探讨用诗歌歌颂美好生活,坚定了文化自信,为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文化做出新贡献。副主席峭岩则认为,此次研讨会为海内外诗歌的交流提供了桥梁,海内外各个国家、不同地区的诗人拿出自己的诗歌进行交流探讨,将为新诗在下一个一百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力量与源泉。   文学评论家吕进先生指出,新诗第二个百年,应该大力推进新诗诗体的双轨发展,提升自由体新诗,倡导格律体新诗,让新诗诗体在新的百年里大步前进。   来自澳大利亚的澳华诗人笔会会长、国际华文出版社社长兼主编庄伟杰先生认为,在新诗走过100年之后的今天,要把新诗继续写好,诗人要进行精神性的转型,要有强烈的个人艺术主张,要寻找最适合自己开垦和耕种的写作根据地,要走向更辽阔的空间打开自己的思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乡愁更浓,激发了狂热的创作热情。”美国《中外论坛》主笔、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王性初先生介绍,他到现在已经创作了1000多首新诗,来记录中国的故事,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做到了在创作上不忘初心。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邀请了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80多岁高龄的晓雪先生,以及著名将军诗人岳宣义夫妇出任顾问。周良沛、蔡丽双、黄东成等著名诗人在会上畅谈诗歌创作,既有共鸣,也有碰撞。四位诗评家杨四平、宋立民、赵金钟、熊国华为各位诗人的发言一一作了点评。文传学院史习斌、程继龙、周显波老师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30位专家莅校“论道”中华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

摘要:30位专家莅校“论道”中华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廖雨菊)11月5日,由岭南师范学院和澳门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开幕。来自香港、澳门和省内外18所高校的30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论道”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   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恒胤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辉煌灿烂文化的根源和永不枯竭的源泉,区域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准确地聚焦、探讨和研究区域文化中某一特定异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文化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作出的某种反应,能够对区域文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可持续发展方案。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顾问魏楚雄教授盛赞了粤西地区淳朴的民风和我校良好的学风,鼓励广大学子跨区域学习,开拓视野,希望各个学校、区域能积极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促进文化与文化的交流,真正把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研究做深做透,为大力研究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论坛分澳门会议和湛江会议两个阶段,共设有“中华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宏观理念”“传统文化与经典阐述”“区域文化研究和区域社会研究”四个主题,与会的专家、学者带来了近30场观点新颖独特、囊括文学、历史和政治等知识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的讨论。   我校法政学院历史系雷冬文教授、申友良教授、曾国富副教授、孙建伟博士、章广博士、赖彩虹博士以及岭南文化研究院陈国威副教授先后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郝雨凡教授认为,澳门文化呈现迂回、左右逢源、不正面冲突的特点,能够与其他文化和谐相处。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史亚当教授介绍了我国古代占卜的原则与制度,从周易的占卦话题引申出中国的典故文化。香港树仁大学李朝津教授通过探究《庸言》和《甲寅杂志》,就新文化运动前有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争论述文化、社会、历史与改革的关系。四川大学特聘教授谢幼田以“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走向”为题,阐述了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的相互影响和变迁。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教授阐述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与渊源,认为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开出的一朵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永卫从冼夫人文化的视角,阐述其在大湾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关工委20年:发挥余热立德树人

摘要:关工委20年:发挥余热立德树人   本报讯(学生记者 骆一鸣)11月21日上午,我校在国际会议厅召开纪念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关心下一代表彰大会。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发来贺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明贵到场祝贺,并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我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代表学校向参加会议的来宾表示欢迎,对致力于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在职同志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关工委成立2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黄达海强调,要深刻理解“关工委”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新定位;要加强领导,让老同志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在关工委的舞台上有聚焦点和发光点;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新形式、新手段、新载体,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品牌。他希望全体关工委成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想师生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加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推动学校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湛江市关工委主任刘菊代表湛江市关工委对我校关工委成立20周年以及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我校关工委的工作成果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她指出,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意义重大。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的工作模式,为湛江市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关工委主任刘海涛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年实践中,关工委形成了“一亭(谈心亭)、一坛(生涯讲坛)、一站(校外教育辅导站)、一扶(‘桑榆锦霞’扶苗行动)”四大工作品牌,构建了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教育工作格局,多次获全国、省、市级的荣誉表彰。他表示,关工委将不断挖掘和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加强跟地方关工委的合作,不断打造新的工作品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仁谦宣读表彰决定。教育科学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获“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郑永辉等21名同志获 “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与会的领导嘉宾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牌匾和荣誉证书。  会上,大家还一同观看了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成立二十周年纪念视频。

今年首批留学生来校学习

摘要:今年首批留学生来校学习 文紫君 摄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刘继萍 余梦遥)11月,首批8名来自非洲卢旺达、几内亚等国家的留学生陆续来校报到,开始在我校学习初级汉语口语、阅读、听力以及剪纸、太极拳等中国文化课程。   随着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推进,我校今年首次大规模面向全世界招收本科来华留学生32名,开设汉语言文学及商务英语两个专业特定留学生班,开展留学生本科教育。

燕岭短波

摘要:燕岭短波 美院学子22件作品在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大赛上获奖 本报讯 (通讯员 招日瑞)第十二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大赛获奖名单出炉,美术学院海艺膑、李吾铭、陈志强、段永成、门龙朋、张健、刘启红、刘永胜、招日瑞等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共有8件获最佳美术作品奖,14件获优秀美术作品奖。本届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举办,报送作品涵盖绘画、雕塑、书法篆刻、舞台艺术、艺术教育论文、摄影与影像等多个艺术专业门类。 美院教师陶瓷作品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铜奖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士才)11月4日,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在浙江龙泉展览闭幕。美术与设计学院陶艺方向刘士才老师的作品“《形态》系列之一”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吴爱珍老师的作品《融》获得铜奖。 本报讯 (通讯员李静韵 赖锦容)11月11日,第十届“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落下帷幕,由机电学院萧志峰同学、商学院朱文洪同学、商学院李明慧三同学组成的“格物致知”团队表现优异,获得一等奖。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700多所高校,3100多支团队参加,其中90余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 学生团队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本报讯(通讯员 李静韵 赖锦容)11月11日,第十届“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落下帷幕,代表岭南师范学院参赛的3名学子表现优异,与武汉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一等奖。 李静娴老师获全国心理辅导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俊杰)11月16日,在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暨朋辈心理辅导研讨会上,我校成为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新增理事单位之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李静娴老师获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会议上汇报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张俊杰老师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两项作品获2017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 本报讯 (学生记者 李志滨)11月24日,2017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我校3件作品获奖,其中关天冲撰写的《“援藏良驹”30年接力续写“天路”弦歌》获消息类一等奖;梁燕飞编辑的《岭南师院报》第226期的“12月第一版”获版面类一等奖;陈永扳的作品获新闻摄影类三等奖。

学校与绥化学院共同举办寒地黑土生态保护对策研讨会

摘要:学校与绥化学院共同举办寒地黑土生态保护对策研讨会   本报讯(通讯员 梁立锋)11月,由黑龙江省社科联、绥化市人民政府主办,我校与绥化学院、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联合承办的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学术专场———寒地黑土生态保护对策研讨会在绥化学院举行。  我校梁立锋博士就现有寒地黑土基本状况、寒地黑土有机质遥感反演成果及进展情况发表演讲,探讨了寒地黑土的生态保护对策,引起与会专家好评。  活动期间,我校参会团还出席了绥化学院与我校双边工作及学术交流会,参观了绥化学院黑土文化研究成果的黑陶艺术馆和剪纸艺术馆,加深了对黑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岭南文化与黑土文化主题的学术交流更为深入。

“汽车服务人才协同培养基地”揭牌

摘要:校企“牵手”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8位企业家受聘为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汽车服务人才协同培养基地”揭牌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丽君)11月3日,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35家企业代表共50多人莅临我校,与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举办首届汽车服务行业高端论坛,并为“汽车服务人才协同培养基地”揭牌,8位企业家受聘为学生创新创业导师。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院根据企业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加强产教融合师资合作队伍建设,聘请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工作者到学校授课,并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推进产教协同创新,定期举办双方科研、管理等小型研讨会。   我校副校长苏古发指出,机电工程学院要以合作为契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推动学科专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推进产教协同育人;要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换,为我校“新工科”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温少敏表示,校企实习基地共建,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以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百余件书法作品展示教改成果

摘要:百余件书法作品展示教改成果 赖韦伊 摄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叶咏荃)11月7日,“小荷才露尖尖角”———17级书法班习作展开幕。现场共展出篆书、行书、草书、楷书、篆刻等作品共70余件,以及学生们的平时作业100多件。展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书法学专业的办学成果。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委会换届在我校举行

摘要:广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委会换届在我校举行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剑虹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本报讯(通讯员 邝淑君 林津京 黄泳仪 成雅维)11月25日,广东省心理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湛江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专家学者、会员代表和湛江各区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共140多人参加会议。   经大会民主选举,新一届广东省心理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3名,理事38名。我校教科院副院长郑剑虹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李继波副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会上宣布调整湛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湛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成员名单。我校教科院党委书记郭和才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郑剑虹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郑荣双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会议当天,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和广东省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敏强教授应邀作了三场专题报告。   我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希望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专业委员会积极做好全省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岭南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540次访问,全刊已有348634149次访问